当前位置: >> 教学 >> 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

同课异构展风采,互学共研促提升

作者:hsxxcg 更新时间:2021-01-06 15:43 点击数:0

—一怀少学校小学数学组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为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也为数学组教师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展示不同的教学风格以及对教材独特的理解,从而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本学期伊始,怀少学校小学数学组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微信截图_20210106161014.png

开学第一次教研起,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上,组内全体教师共同研讨如何更好地实施这一教学活动。大家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有效性这一主线,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一致认为“同课异构”就是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而架构“殊途同归”的课堂教学过程,形成对相同教学内容的多样解读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然后,通过同一年级组教师“选定同一课题—→设计个人不同的教学方法及过程—→同课异构付诸实践—→课后评议互助提高”等环节,大家一起潜心研究教材、理解教材、激活教材,打开思路,充分发挥教师们的创造性,浓厚的教研氛围真正实现了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第五周,四年级备课组金利华和孙霞红两位老师上了“升和毫升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的“同课异构”研讨课。    孙老师从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观察自己从家中带来的物体(液体)有什么共同点?从而引出本节课探究的课题“毫升与升的认识”,整堂课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课堂提问构思巧妙,各环节过渡自然,衔接紧密,讲解细致到位。

微信截图_20210106161048.png

而金老师则运用了“探究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启发谈话引入,让学生观察后说说自己买旳东西“净含量”是什么意思?都用了什么单位?从而引出“克、毫升”重量单位和容量单位,并得出液体一般用“毫升和升”为单位,然后通过让学生观察、交流、猜一猜、小游戏等各种亲身体验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微信截图_20210106161113.png

第十五周,五年级备课组的朱德华和陈丽珠老师上了“三角形面积计算”这一教学内容的“同课异构”研讨课。   由于《三角形的面积》是在学生已经经历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后学习的,朱老师能够把握学生在推导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通过让学生动手画、割补、剪拼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自由地拼成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将难点化难为易,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在动手画一画的操作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了三角形的底、高、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之间的关系,逐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整堂课的教学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微信截图_20210106161142.png

而陈老师的《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在教学中陈老师注重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掌握方法。在交流展示环节,特别是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环节,陈老师放手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探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这一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全员参与度和学习方式的自主度。特别是在操作、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信截图_20210106161207.png

通过这次“同课异构”的教学研讨活动,数学组全体教师都深刻地领会到:“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既是一个“背靠背”的教研预设活动,也是一个“手拉手”的教研协助活动,更是一个“面对面”的交流体验活动。相信在教研组全体教师的积极探究和深入思考下,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能真正成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