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 > 主题活动 > 正文
观摩共探究 教研促成长
投稿: 发布时间:2020/10/26

——怀少学校“家常课”教学研讨活动正式启动

 

    怀少学校为了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学校教学科研部启动“家常课”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从中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共同提高、整体进步的研讨氛围,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1022日上午,教学副校长王洪翔老师的“家常课”——《水的化学性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拉开了序幕。

image.png

王老师的课堂思路清晰,内容充足,重点突出。以“水的化学性质”为主线贯穿40分钟整堂课。王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碳酸饮料引入,通过3组演示实验的展示,引导学生了解水能和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实验教学和理论讲解相互穿插,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现象的发生,从而感性地认识各个实验的原理,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在每个实验的操作过程中,王老师都向学生明确了规范的操作要点。

image.png

王老师儒雅的教姿,生动的语言,规范的板书,过硬的专业素养,扎实的教学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无不深深地吸引着课堂的每位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们。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学习水的化学性质时,不仅积极联系实际,清晰的理解了水的每条化学性质和对应水物质在生活中的运用,并且深切地感受到化学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让学生在学到新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魅力所在。总之,课堂上,王老师地有效调控,学生地潜心听讲、认真思考、热烈讨论、互相质疑,课堂活跃高效,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image.png

青年教师听课后的感受和收获:要想上好一节家常课,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家常课及其它的重要性。在现实中,课堂教学简单地分为两类:公开课和家常课。家常课是指在常态下每天按课表进行的日常课,是我们平时的原生态课,占教师授课总时数的99%左右,比重最大。青年教师说:公开课是一种“艺术”,家常课则是一种日常“生活”。我们要提高生活品质,就必须要像王老师一样上好“家常课”。像老教师学习,钻研教材,认真备课,通过上好每一节家常课,扎实自己的教学功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也要学会善用实验教学的方法,学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提问,使课堂活跃起来;要将一个知识点讲的丰富,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透过课堂的教学研讨,丰富了我们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以人为镜,才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

image.png

        听课教师深深体会到:所谓常态教学,就是要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摒弃一切的花拳绣腿,不作秀,让课堂的教学内容真实呈现,让自然的清风拂过学生的心田,孩子才能很快明白本课的教学重点。既教书又育人。